环境科研如何走上融合创新实用之路?
发布时间:2022-09-29 11:19:52 浏览次数:657次
构建中国特色环境工程教育体系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 周琪
环境工程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发展很快的一门学科。从现状来看,环境工程培养的人才规模是符合发展需求的,但是环境工程教育还有以下方面需要完善。
第一,专业知识面要拓宽。到目前为止,环境工程的发展是从污染治理到全过程控制,从局部污染控制到流域、区域污染防治。推进节能减排、发展环保产业急需环境工程人才的支撑,环境保护咨询服务和管理从业人员也需要有足够的环境工程知识。但是,学校教育有滞后的现象,必须扩大知识面。第二,办学条件有待改善。环境工程专业发展很快,一些学校的环境工程专业不具备培养工程能力的师资和硬件条件,一些学校没有突出自身的办学特点和所在学校的专业特点,培养的毕业生知识面较窄,难被市场认可。第三,师资队伍建设需要加强。一些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工程能力偏弱,影响到工程教学质量。第四,实践环节有待加强。现在大多数单位对接收大学生实习的积极性不高,不让学生真正动手进行实际操作,因此学生的实践环节不能达到教学要求。这一问题不仅在环境工程专业存在,其他专业也同样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第五,一次就业率并不高,环境工程本科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仅约70%。
最近教育部高等学校教育指导委员会多次讨论,要围绕总体发展目标,瞄准国际前沿发展和国内需求,明确人才规格、注重特色培养,加强实践创新,落实专业规范,突出各高校办学特色,为解决我国环境保护问题培养和储备高级专门人才。要求各环境工程专业及时找准发展定位,重视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的交叉。环境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要在不同的层面(科学、人文社科层面)共同构建基础知识,加强学生全局分析能力、判断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开拓创新能力、国际交流能力、组织领导能力的培养,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工程教育体系以及继续教育体系。
有九大发展方向:结合国家发展战略,满足社会发展需求;与企业建立战略联盟,共同开展人才培养;以高水平的科研带动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加强专业建设指导,完善专业评估体系;依托学科优势发展形成专业培养特色;适当控制规模,提高办学质量;加强课程及教材建设,提高学生的工程及创新能力;完善专业课程体系,满足培养规范要求;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专业教学水平。
目前,我们正在探索真正和企业建立起战略合作关系,把产学研平台做实,这样才能把环境工程教育真正地推向更高的阶段。
环境科学应向跨学科转变
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副所长 许振成
我国经济发展是以环境为代价的,在中国经济发展成为世界发展的新动力时,中国环境问题也成为世界环境科技的试验田。在我国,环境保护目前还没有实现对经济的引导,环境科技基本上只能跟着出现的污染被动应对。
环境科学目前处于边缘状况,有交叉没交融,有综合没系统,有联合没统一,有实践没理论。环境科学领域的现状是:量的扩张很快,质的变化还未出现;为了当前政绩和效果的太多,面向未来引导的太少;关起门来自己玩的太多,走出门到社会经济各行业中求融合的太少;随大流模仿的太多,原创观点碰撞的太少。
控制总量—改善质量—控制风险的迫切需求,将拉动我国环境科学实现跨越式发展。受节能、低耗、空间、控制污染与环境风险多重制约,环境科学将快速渗透到各个学科与行业,成为许多行业的决策或引导性学科。环境科学有望成为横跨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第三大科学体系。在巨大的人口基数、相对劣势的环境条件、超常规的快速发展、全世界范围同时发展的胁迫这四大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中国有望成为世界环境科学发生历史性变革的策源地
对此,提出如下建议:
全面、系统地部署我国的环境风险研究工作,以环境科学的跨越式发展推动我国环境社会经济管理的跨越式进步,开创中国环境保护新道路。包括以下4个领域:环境健康风险研究与控制、环境事故风险研究与控制、环境污染风险研究与控制、环境生态风险研究与控制。
积极推动环境科学由边缘学科向融合学科转变。既约束各学科,又引导各学科的发展方向,成为各学科发展的驱动力。要以环境科学为平台,促进各学科的交叉、融合乃至新学科的诞生。
开创环境科学理论研究的新时代。系统地解决社会稳定、经济可持续发展与环境支撑问题,需要系统的新环境理论。建议关注以下理论:分子水平多因素定量观测与认知新理论,全球与区域尺度多因素定量观测与认知理论,大系统中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定量系统响应理论,风险管理的有机耦合理论,物质分解与纯化的低耗、低能原理与理论
此外,还要进行环境科学研究的体制、机制创新。环境科学要实现社会化、产业化、全面化和效率化,要开创环境新文化。
地方科研院所必须走创新之路
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院长 吴海锁
国家环境科研能力比较强,但地方科研院所的人才队伍和国家的相比差距很大。
首先,地方科研院所大部分时间是在为地方环境管理服务。如在江苏,除了环境规划院以外,大部分的环境保护规划和生态保护规划都由我们做。还要对地方管理中存在的一些环境问题进行诊断,之后提出整治方案。其次,提供咨询服务。现在很多科研院所大量的工作是做环评,不管将来环评怎么改革,为地方、企业服务的市场是非常大的。
现在高校待遇很优厚,所以很多人才留在了高校。国家科研院所平台更高,所以一些人才更愿意到“国家队”去。地方科研院所怎样缩小这一差距?必须走创新之路。
这几年地方科研院所很强调和“国家队”合作、联盟,但是地方必须要有实实在在的人才。怎样搞创新?人才的培养有几种方式,自己培养是很漫长的,但是这条路必须要走,全部借助外力不是长远之计。一是向地方编委、人事部门呼吁,能否多给一些编制,并通过感情留人,待遇留人。二是走联合培养之路。把好的中层干部或者是有培养前途的人才送到高校进行联合培养。第三是引进人才。我们正在面向全球招聘,想引进大气科研方面的人才。
这几年通过一些重大专项,比如水专项、部公益专项、国家及省重大科研项目,引进一些团队联合来做,一年多的实践还是很有成效的。“十二五”3个课题一致通过了认证,几个国家公益专项进展得也很好。通过科研,通过一些合作,未来才能走得更远,更符合时代的要求。
作为地方院所,必须跟着地方管理走,要把基础业务研究交给“国家队”,交给高。地方院所要做一些实际操作的工作,把定位搞准,争取在科研上取得一些突破。
企业需要复合型人才
烟台大学环境与材料工程学院院长 徐惠忠
可能有人会问,环境和材料为什么能够结合在一起成为一个学院?从环境科学学科的设置上,我的理解是,每个学校的母体不一样,都是从其他学科移植过来的,每个学校的侧重点不一样,但总体来说我们自己的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好多是从物理、化学、生物、农业等领域移植过来的。因为各学校的母体不一样,也就有了自己的特色
如今,学生就业面越来越窄。进政府机关要参加考试,而企业是学生就业一个好的选择。现在企业都开始重视环境保护,他们需要一批从事环境保护工作的人。这批人不一定专业非常精通,但是需要懂一些环境知识。
对此,烟台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在教学上分了两个方向,一是环境污染治理,二是除了环境知识以外,还要灌输一些安全、劳保、企业认证等方面的知识。企业需要这样的复合型人才。这几年我们毕业生非常受欢迎,因为他们既懂安全,又懂环保。
对于地方院校来说,国家宏观的科研大课题承担不了,但在某些具体的领域还是可以有所突破的。如烟台大学环境与材料工程学院专门做室内空气净化,对室内、车内空气化学污染物做了一系列技术开发,研制了一系列空气净化设备。学院现在是山东省室内空气净化技术研究中心和山东省环保厅室内空气净化重点实验室,还申请成为环境保护部室内空气净化试验中心,正在接受考察。学院还研制了一些环保仪器,实践证明质量能够得到保障,运行效果也能够达到设计要求。
推动环境与相关学科融合
华侨大学化工学院副院长 许绿丝
华侨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目前是挂在化工学院。2005年国家出了一个环境工程教育规范,课程设计就是按照这个规范制定的。但是现在出现了一个问题,就是联合培养的问题。
我们很多其他的专业,如汽车专业,企业一下子包揽了20多个学生,这20个学生可以单独搞一个班,进行订单式培养。但是环境专业没有办法这样做。现在每个企业基本上都意识到了,企业至少需要一个学环境的人,企业如果没有环境专业的人才,就搞不清楚环境问题出在哪里。但是,虽然现在他们知道需要这样的人才,但是通常一家企业只能要一个环保专业的毕业生。这个毕业生到企业后,由于平常没有太多与环境保护相关的工作可以做,因此还得考虑做其他的工作。
现在环境专业的培养陷入一个误区,比如,很多环境专业的学生对物理性污染看似了解,但实际每个企业的情况不太一样,如大气污染,火电厂和冶金厂的污染是有区别的。因此,在人才培养的问题上,因为每个学校的侧重点不同,基础课程也有不同。据我所知,大部分学校的情况是,环境师资是从化工专业过来的,因此学生化工化学课程方面学的比较多,很多学校在力学、放射性等物理方面师资不够,基础课程缺少这方面的内容,学生学起来就比较吃力。现在,环保工程师考试方面有物理方面的内容,但是我们的毕业生在这方面还不能很好地把握。因此,在课程设计上应针对这一问题有新的考虑。 关于应用性和专业性的问题,我认为,学生在基础课上完之后,在选修课的选择上,可以根据将来的取向,自主选择学习研究型的课程,或应用型和专业性的课程。
现在一些问题在环境保护领域似乎是难点,但是在其他领域已经不是问题了。如对一些和化工有关的问题,化工科研领域研究得非常深,非常全面,模型也做得很好。又如,热物理领域对新能源洁净燃烧的研究也非常深入。因此,应重点考虑环境科学怎样与这些相关领域的科学融合,取长补短,以推进环境科研更加深入开展。